中医治疗糖尿病常用的方法有哪些

郑彬 | 副主任医师
岳阳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
中医认为,糖尿病属于“消渴症”的范畴,由于糖尿病者素体阴虚,五脏柔弱,复因饮食不节,劳欲过度等引起,故使用一些具有养阴补阳、疏散风热,清肺润燥、平肝明目作用的中药治疗此病。
糖尿病是因缺少胰岛素分泌而引发的高糖代谢综合征。糖尿病主要表现为“三多一少”,也称之为“三高一低”,即为口渴多饮、多食易饥、小便增多和体重减轻。血糖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,患者还会出现周身乏力、视物不清、皮肤瘙痒、反复口腔溃疡等情况,对患者眼、肾、心脏、血管、神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。近年来,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,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,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,积极防护。患者一旦发病,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,避免病情加重。
中医认为,糖尿病属于“消渴症”的范畴,由于糖尿病者素体阴虚,五脏柔弱,复因饮食不节,劳欲过度等引起,故使用一些具有养阴补阳、疏散风热,清肺润燥、平肝明目作用的中药治疗此病。近年发现,地骨皮、黄芪、桑叶等中药均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。以下就是可以起到降低血糖作用的一些中药:
(1)地黄:性寒,味甘,入心、肝、肾经,有养阴生津等功效。生地黄的水提取物、低聚糖、环烯醚菇昔(梓醇的含量最高)、氨酸等是地黄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。
(2)山茱萸:性微温,味酸涩,入肝、肾经,有消炎抗菌、益肾固本、降血糖的功效。山茱英中主要发挥降糖作用的为山茱英环烯醚菇总营。
(3)黄芪性微温,味甘,归脾、肺经。有补气、止汗、利尿消肿、排脓的功效。其主要提取物黄芪昔,黄芪多糖等能降低血糖。
(4)桑叶性寒,味甘苦,入肺、肝经,有疏散风热等功效。其主要提取物桑叶多糖、生物碱及黄酮都可降低血糖。
(5)地骨皮性寒,味甘,入肺、肾经,能凉血除蒸、清肺降火、止血、降血压。实验表明地骨皮具降糖作用,其主要成分是生物碱类和有机酸。
(6)黄连性寒,味苦,归心、肝、胆、胃、大肠经。有清热解毒、降血糖的功效。黄连含多种生物碱,如小壁碱、黄连碱等均表现出很好的降糖活性。
(7)丹参性微寒,味苦,归心、心包、肝经,能活祛瘀,通经止痛、清心除烦、凉血消痈。其有效降糖成分为丹参酮及丹酚酸。
(8)当归性温,味甘辛,归肝、心、脾经,有润肠通便等功效。其提取物当归多糖也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。
需要强调的是,使用中药来管理糖尿病前,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,特别是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或有其他健康问题。控制饮食、锻炼和遵循医生的建议也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