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如何治疗颈椎病

郑彬 | 副主任医师
岳阳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
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结构损伤或病变所引起的一组症状,主要包括颈部疼痛、僵硬、上肢麻木、无力、 头痛、眩晕等不适感。根据《中国 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》的数据显示,2018年中国居民颈椎病的患病率为21.3%,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颈椎病。
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结构损伤或病变所引起的一组症状,主要包括颈部疼痛、僵硬、上肢麻木、无力、 头痛、眩晕等不适感。根据《中国 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》的数据显示,2018年中国居民颈椎病的患病率为21.3%,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颈椎病。
颈椎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,可以有效控制病情,减轻痛苦,避免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。因此,及早了解颈椎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,掌握颈椎保健知识,调整生活和工作方式,才能预防和控制颈椎病的发生和进展。
颈椎病的专业术语叫作颈椎退行性疾病,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引起的,其主要病因如下:
(1)年龄因素:随着年龄的增长,颈椎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逐渐退化,使得颈椎的弹性、稳定性和柔韧性下降,从而容易出现退行性变。
(2)颈部姿势不良:长期保持不良的颈部姿势,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、电脑、书籍等,或者长期伏案工作等,都会导致颈椎受到持续性的压力和张力,加速颈椎的退化。
(3)颈部受伤:颈部的损伤也是引起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,如颈椎骨折、颈椎间盘突出、颈部扭伤等都会导致颈椎的退行性变。
(4)长期重负荷工作:需要长时间低头或者需要长时间使用颈部肌肉的工作,如钳工、木工、强迫症患者等,也会加速颈椎的退行性变。
(5)饮食习惯不良:缺乏维生素D、钙等营养物质以及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、反式脂肪酸等不健康食物,都会影响颈椎的健康。
总之,颈椎退行性疾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,避免颈部受伤和过度疲劳,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,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。那么如何治疗颈椎病呢?
中医博大精深,在治疗颈椎病上方法多、效果不错,因此受到众多患者的青睐。针灸是中医上常用的治疗颈椎病的手段,取穴的原则是循经取穴联合局部取穴,然后根据辨证诊治的结果配合相关的穴位进行针刺,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颈椎病,都应该选择在压痛点或者反应点上进行针灸,还要配合后溪、风 池、中渚、大椎、列缺、天宗、肩井等主穴,每次可以根据病理的分型、循经的部位及辨证的结果选用三到四个穴位。
当然也可以使用中药内服外用中医认为,颈椎病病情比较缠绵,久病入络,因此很多患者有瘀滞症状,所以在用药上注意补血、养血、活血;另外现代的人们工作压力大,生活不规律,紧张、焦虑,肾精容易出现亏损,所以还需要活络通经,强壮内脏,补养肾气。
颈椎病是现代人们常见的疾病,特别是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,我们要根据中医上的要求对症施治,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有节、起居有常、少私寡欲,做好保暖不贫凉,工作间隙做做颈部操,下班后进行体育锻炼,从而减少发生颈椎病的概率,保持身体康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