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铁性贫血不容小觑

唐宜鹏 | 二级主任医师
裔卉一联康中医门诊(佛山)有限公司 中医科
缺铁性贫血不容小觑
一、缺铁性贫血的基本知识
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 于正常范围,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病症。贫血 可导致疲劳、乏力、面色苍白、心悸等症状。贫血 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,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 的贫血类型之一,占所有贫血患者的90%以上,它 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贫血症状。铁是人体必 需的微量元素之一,对于血红蛋白的合成 至 关 重 要。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,负责携带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。当体内铁元素不足 时,血红蛋白的合成会受到影响,导致红细胞数量 减少或功能下降,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。
二、
二
二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
- 铁丢失过多。长期慢性铁丢失可导致缺铁性贫血,包括慢性消化道出血 (包括痔疮、胃十二 指肠 溃 疡、食 管 裂 孔 疝、消 化 道 息 肉、胃 肠 道 肿 瘤、寄生虫感 染、食 管 或 胃 底 静 脉 曲 张 破 裂 等)、 月经过多、咯血和肺泡出血、各种血红蛋白尿等, 这些是导致缺铁的主要原因;
- 铁需求增加。多见于婴幼儿、青少年、妊娠和哺乳期妇女。婴幼儿 需铁量较大,若不补充蛋类、肉类等含铁量高的辅 食,易造成缺铁;青少年生长发育快,如偏食易缺 铁;女性妊娠或哺乳,需铁量增加,若不补充富含 铁的食物,易造成缺铁性贫血;
- 铁吸收障碍。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,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,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 (十二 指 肠), 使铁吸收减少。此外,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 紊乱,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、慢性肠炎等均可造成铁吸收障碍。
三、三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
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、疲劳、耐力 下降、心慌、气短、虚弱、头晕、食欲不振、注意 力不集中、发育迟缓等症状。缺铁性贫血除了贫血 的典型症状外,严重的 还 可 能 导 致 异 食 癖,即 对 冰、污垢或油漆等非食用物品的异常渴望,以及舌 炎、唇裂和勺状指。
-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
- 口服铁 剂。口 服 铁 剂 是 最 常 用 的 治 疗 方 法,如硫酸亚铁、葡萄糖酸亚铁等。治疗期间需要 定期检 查 血 红 蛋 白 和 血 清 铁 水 平,以 调 整 剂 量;
- 改变饮食习惯。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,纠正挑食和偏食的不良习惯,保证营养均衡摄取
- 输血治疗。在严重贫血或急性失血的情况下,需要以 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铁剂
- 治疗原发病。如果缺铁性贫血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,如消化道出血, 需要同时治疗原发病
- 随访。治疗结束后,每年应至少检查3次血红蛋白和全血细胞计数,待结 果正常,则无需进一步治疗。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,如果不及时治 疗,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。了解其相关症 状,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,及时对症治疗,调整饮食, 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,提高身体免疫力和生活质量。
- 五五、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小贴士
- 合理安 排 饮 食。食 用 富 含 铁 的 食 物 很 重 要,包括瘦肉、牛 肉、鱼、菠 菜、蘑 菇、蛋 黄 等。 肉类和海鲜中的血红素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。为了 增强植物性食物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,建议同时食 用富含维生素 C的食物,如橙子、柠檬等;
- 避免与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和饮料同食。铁剂与某些食 物如谷类、奶类、茶不能同食,否则可影响铁剂的 吸收;
- 定期体检。应注意定期体检,及早发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。
参考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:【福建医药杂志】2024年9月第46卷第5期,作者余剑群的《缺铁性贫血不容小觑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