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 以下哪种情况证明体内缺少白蛋白?

白蛋白肽的医学生理功能与核心优势



  • 提升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含量,快速纠正低蛋白血症。


进入血液循环中的EAP能直接参与组织蛋白质的合成代谢,尤其是肝肾和皮肤都能完整地利用EAP,体内合成蛋白质率要比游离氨基酸高约26%;EAP通过对受损的肝细胞的修复保肝护肝,改善肝功能(SGPT),恢复或增强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,纠正蛋白倒置,使浮肿消退、减少胸腹水。


 



  • 增强机体免疫能力,优化免疫调节。


EAP提供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能量和原料物质,迅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生,强化机体免疫能力;调动免疫系统主动性,避免药物依赖。


 


3、促进再生肝细胞、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器,恢复肝功能。


EAP的活性使其很容易重组细胞膜,使内膜系统通过受体将CGMP转化为CAMP,以促进细胞的熟化过程,不断补充受损肝的细胞,修复受损残缺的线粒体恢复ATP能量循环;EAP可直接作用到内质网,加强核糖体形成,使肝合成白蛋白功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与强化,提高肝病病人血清白蛋白含量,纠正白、球蛋白倒置。


4、防止“负氮平衡”,增强体力抗疲劳。


EAP可促进红细胞复原,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,维持体内正常蛋白合成,达到抗疲劳效果,具有广泛的细胞保护和抗疲劳作用。


 



  • 促进伤口愈合,加快术后康复、改善预后。


EAP可刺激纤维母细胞、淋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值,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增生,加快创面的愈合。


 


白蛋白肽在人体六大代谢特性


1、不需消化,直接吸收:不受人体胃蛋白酶、胰酶等消化酶及酸碱物质二次分解,发挥其生理功能,不


产生代谢物,不增加肾脏负担。



  • 非耗能,主动吸收:介导吸收与扩散吸收并存,pH 值依赖性的非能耗性 NA+/H+ 交换转运和肽分子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动进入细胞,不增加肠胃负担。

  • 突出的吸收利用速度:因不经消化即可直接吸收,相比氨基酸吸收率提高近 9 倍,吸收利用度率几乎达100%,生物效价高于游离氨基酸。

  • 显著的营养素载体作用:可将人所食的各种营养物质运载输送到人体各细胞、组织、器官,提高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率。

  • 独立的吸收机制价值:与氨基酸吸收机制相互独立,有助于避免与游离氨基酸吸收竞争,提高食物氨基酸的利用率。


低渗透压低抗原性:低抗原性可避免饮用后的过敏反应,低渗透压令白蛋白肽几乎对人体无腹泻、腹胀等不良影响。


方中良 | 心血管内科| 教授
Slide-1
10,032阅读

文章 什么是白蛋白肽?






01


什么是白蛋白肽?白蛋白肽:人体健康的秘密武器。











在我们身体的复杂机制中,白蛋白无疑是血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。它不仅帮助维持机体的营养和渗透压平衡,其浓度高达38~48g/L,占据血浆总蛋白的半壁江山。肝脏每日辛勤工作,合成约12g至20g的白蛋白,以确保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。


但你知道吗?在白蛋白的基础上,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种更为高效、易吸收的营养成分——白蛋白肽。白蛋白肽,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的名词,实际上是以高生物价值的卵清白蛋白为原料,通过前沿的定向酶解技术,经过精细的酶解、分离和纯化等步骤,提炼出的小分子、高活性、高生物利用度的营养物质。


 


白蛋白肽的独特之处


白蛋白肽之所以备受瞩目,在于其独特的营养特性。它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与人体所需高度吻合,能够全面为机体提供所需营养。更重要的是,白蛋白肽作为一种“营养底物”,能够迅速提高机体白蛋白含量,促进急性相蛋白(如抗体、补体、激素、细胞因子等)的合成,对于改善低蛋白血症、营养不良等问题具有显著效果。












四大营养特性








 



  1. 主动吸收,无需额外消耗:白蛋白肽具有出色的吸收性,能够在不消耗额外能量的前提下被机体快速吸收利用。

  2. 低渗透压,降低过敏风险:其低渗透压特性有助于降低过敏风险,让营养补充更加安全。

  3. 无需肝脏参与消化,减轻负担:白蛋白肽无需经过肝脏的消化过程,直接参与机体组织的生物化学过程,有效减轻肝脏负担。

  4. 吸收迅速,利用率高:其高生物利用度使得白蛋白肽在机体内迅速被吸收利用,发挥最佳的营养效果。













02


白蛋白肽有哪些作用









 







01




维持白蛋白正常水平







白蛋白肽的高吸收率能够迅速补充体内白蛋白的不足,维持其正常水平。








02




促进伤口愈合与康复







它能够刺激细胞增殖,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,加快伤口愈合速度,对于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。








03




增强免疫力







白蛋白肽直接参与机体免疫过程,提升机体整体免疫力,有效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袭。








04




促进肝细胞再生与修复







白蛋白肽有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,维护肝脏健康,恢复肝功能。








05




促进消化







在肠胃中迅速吸收的白蛋白肽能够促进肠胃蠕动,改善消化不良症状。








06




调节肠道菌群







它还能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生长繁殖,抑制有害菌的滋生,保持肠道健康状态。











一联康-白蛋白肽






03


关于一联康白蛋白肽

一联康-白蛋白肽一联康-白蛋白肽一联康-白蛋白肽一联康-白蛋白肽一联康-白蛋白肽一联康-白蛋白肽


注意:不同人的体质对白蛋白肽的需求是不同,想要了解自己适合哪方面的成分补充,请点击咨询,医师在线免费为您解答!


 






郑彬 | 中医科| 教授
Slide-1
45阅读

文章 SOD是氧自由基的头号杀手,是生命健康之本

SOD


超氧化物歧化酶(Superoxide Dismutase)发现于1938年,是一种富含金属离子的蛋白质,广泛分布于各生物体内。它是氧自由基的头号杀手,是生命健康之本,被称为生命的第三元素。


 


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酶,有修复细胞和减少过氧化物(体内最常见的自由基)损害等作用,其英文缩写是SOD。可以在人体皮肤的真皮和表皮中找到超氧化物歧化酶,它是生成健康成纤维细胞的关键,是目前生物学、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世界级的高、尖、精课题。


 


 


SOD四大应用


简单概括就是,就是抗氧化、抗衰老、抗炎症和抗疲劳。


 


一、抗氧化/少生病


氧化危机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一道难题,尤其是在当今社会,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,产生自由基的污染源更是无处不在,厨房油烟、电子辐射、抽烟喝酒、汽车尾气等。


 


氧化会导致什么呢?相关研究证实,有60多种慢性疾病和自由基超量升高呈正相关,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疾病、三高、糖尿病、痛风以及酒精肝、脂肪肝等。


 


SOD在我们身体里主要干着以下几种类型的工作:


1、对抗自由基减少氧化对我们的影响


2、抗氧、抗糖放缓我们衰老的速度


3、抑菌消炎增加我们的恢复速度


4、消除疲劳增强我们的活力


 



  • 抗衰老/更年轻、更健康


时至今日,仍有许多人对抗衰老有显而易见的误判,认为那是护肤品的事情,但是真正的抗衰老是皮肤和精神面貌乃至身体器官三条线并行的。


 


SOD的抗衰老是为数不多能三条线抗衰老齐头并进的珍稀成分,首先它会改善我们因化学成分而导致的皮肤变差、皱纹变多、易过敏等棘手问题;其次它能使得我们糟糕的气色得以恢复,黑眼圈、眼袋等容貌焦虑问题也能得到很大改善;但它最为显著有效的抗衰老行为,其实体现在我们的器官层面上。学术上叫做抵御“衰老进程中的退行性变化”。


 


SOD所谓的抗衰老,并不是让你的器官停止衰老,达到“青春永驻”的境界。它是让你的衰老进程变慢一些科学方针,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,SOD可能让你在40岁时,肝脏的功能还保持着30岁的活力,在50岁的时候,心脏的节奏,还像35岁那么澎湃。


 



  • 抗炎症/防恶化、快恢复


抗炎症因子是SOD又一个强大的功能,因为我们生病的时候,多伴随炎症情况,如果炎症反复的话,疾病便总不见好,甚至有癌变的风险。


 


SOD抗炎症是靶向精准,因为它本身就是酶,酶拥有特异性,需要特定的底物来结合,才能产生生化反应,例如唾液淀粉酶的底物是淀粉,那么当我们咀嚼淀粉类食物,例如馒头的时候,馒头本身不甜的,但是我们咀嚼的过程中会慢慢的甜了起来,就是因为淀粉作为底物和唾液淀粉酶产生生化反应,把淀粉初步分解成了麦芽糖。所以才会感觉到甜。


 


SOD同样需要底物来产生生化反应,SOD是人体唯一以自由基为底物的生物酶,当炎症发生的时候,难以拔出的重要原因,就是自由基参与了炎症的过程,SOD清除自由基,抑菌消炎就很合理,也很强大。因此,结合SOD的功效和特性,生物专家把SOD比喻成没有副作用的“靶向抗生素”。


 



  • 抗疲劳/强免疫、有活力


疲劳是一种状态,过度运动的时候会疲劳,过度劳动的时候会疲劳,过度用脑的时候也会疲劳,疲劳不是一种疾病,但是疲劳会导致疾病。


 


SOD对疲劳的干预,主要体现在人的感知上,因为疲劳也好,疲劳造成的免疫力下降也罢,他们都谈不上是疾病,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,因此身体是感受疲劳的前哨。当我们疲劳的时候,去增加身体里SOD的浓度和活力,会有十分明确的体感。配合适当的休息之后,就能重新获取活力,进而强化我们的免疫力。


郑彬 | 中医科| 教授
Slide-1
10,016阅读

文章 一分钟带你了解什么是药食同源

“药”与“食”


中医医学自古以来就有“药食同源”的理论,其基本思想最早记载于《黄帝内经》,书中写到“空腹食之为食物,患者食之为药物”。


不仅如此,《神农本草经》也明确记载上品药、中品药、下品药各120种,其中120种上品药“无毒,多服,久服不伤人”。


“药食同源”指,许多食物即药物,既可作为药物治疗疾病,又可作日常食饮之用,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。


 


其实“药食同源”涵盖着两层含义,第一层意思是指许多食物可以当药用,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,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。


第二层意思是指本草与食物之间存在同源的联系。其中大部分物品,既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,还可以直接当食材食用,所以被称之为“药食同源”。


 


国家支持


新中国成立后,我们国家曾多次修订“药食同源”的名单。


1982年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(试行)》中规定61种中药材是药食同源食品。之后又分别于1991年和1998年增加了8种和7种。


2002年相关部门公布的《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》中,把药食同源名单增加到了87种。


2015年国家颁布的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》(征求意见稿)中,再次增加了14种物质。


2020年年初,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公告,将当归、山柰、西红花、草果、姜黄、荜茇等6种物品纳入《食药物质目录》,并且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启食药物质管理试点工作。


 


目前,“药食同源”物质名单上总数已超过百种,不仅如此,近年来,国家对人们健康的关注与重视提升到了很重要的位置。


其中在健康中国战略行动中就有明确提出:"坚持预防为主,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,预防控制重大疾病。坚持中西医并重,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"。


 


药食同源的优点



  • 预防疾病:药食同源的食物因其具有特定的药用属性,可以帮助预防多种疾病。例如,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害,从而降低患某些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
  • 辅助治疗:某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,帮助缓解症状或加速康复。例如,生姜具有抗炎和止吐的作用,可以辅助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。

  • 营养补充:药食同源的食物往往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,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、矿物质和氨基酸等,弥补膳食中的不足。

  • 安全性高:药食同源的食物通常是自然的植物或动物制品,药食同源提供了一种自然的疗法,相较于药物治疗,它通常具有更低的副作用风险。这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维护健康。


5、传统文化保护:药食同源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保护和使用药食同源的食物,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医学文化。


 


 


总之,药食同源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,也是一种生活哲学,鼓励人们通过了解食物的性质和功效,来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,也是人们重视的一种医食结合理念。

郑彬 | 中医科| 教授
Slide-1
一联康互联网医院_专业可信任的在线问诊服务平台